校园快讯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校园新闻 >>校园快讯
春日寻芳 校园“碳”春——2024年第二学期“校园植物群落调查”实践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4-07 09:58:10   发布人:杨倩   信息来源:暂无   点击次数:108
404 Not Found

404 Not Found


nginx/1.26.3
01d258e4-d1e8-42d0-bf95-469ab5ae2da8.gif
26028f0b-1cef-4049-b60b-86912b456fe9.gif
春日寻芳 校园“碳”春
2024年第二学期“校园植物群落调查”实践活动

春日的校园,樱花如雪盛放,香樟的新叶一簇簇向上舒展,引来学生三两驻足仰头欣赏。4月3日,青浦高级中学部分高三学生在地理老师王耀平的带领下,开展了校园寻芳和“碳”春的实践活动。活动路线按照“龙舟码头—行政楼—科技楼—中央公园——教学楼”展开。在中央公园附近,同学们观察了区域内的立体群落结构,并区分了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和热带雨林的差别。随后,老师指导同学们测量树木的胸径、枝下高、冠幅等数据,引导他们掌握调查植物群落数据的采集方法。同学们还运用测量的数据计算了树木的生物量,进而计算出该树的减碳量。通过这一活动,他们深刻体会到森林的固碳作用。

62978be9-4dbf-48d4-ae62-149e08eda865.png
cebcc890-d95e-439c-94dc-c2e967be5604.png
613af3e3-b18c-49fe-bf83-7c04d8cb7c29.jpeg


活动过程中,学生们欣赏了正在绽放的麦李、海棠、樱花、桃花、山茶花等,记录了花期、花序、花径、花瓣形态、叶片特征等信息。

爱好思考的同学围绕“花期差异与植物对温度的适应性”展开热烈讨论。摄影爱好者们举起相机,将花朵的剪影定格在镜头之中。爱好文学的同学为大家讲解樱花的文化意蕴:在日本物哀美学里,它诠释着生命易逝的哲思,而在中国诗词中又寄托着“何处哀筝随急管,樱花永巷垂杨岸”的春愁。当有同学轻声吟咏“樱花飘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”时,老师温言道:“高中三年虽如樱花般短暂,但请珍惜当下,你们的未来定会如繁花般次第绽放。”

c112fc4f-6e34-4823-94e1-b8dec79a055c.png

4267bd1a-7b20-4637-9165-6916ca438ea9.gif
学生感言

跟随王老师的脚步,我在校园里开启了一场别样的“碳”寻之旅。香樟厚重油亮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,樱花轻盈的花瓣随风轻舞,这些春日主角不仅装点着校园,更以独特方式守护着生态。我了解到樟树的冠幅、胸径等相关数据,在实际测量中发现并解决了诸多考试中涉及的实验方法。通过这场自然课堂,让我真切触摸到“碳中和”的生命脉络——每一片绿叶都是地球的呼吸机,每一次生长都在为生态平衡注入绿色能量。寻芳赏春时,我们对自然的凝视里,也应多一份守护的责任感。——檀启翰


今天参与的校园植物辨识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自然课堂的魅力。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使用工具测量树木的胸径,认识了校园中不同植物的种类,原本课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立体。团队合作中,我读懂了树木生长的故事。这场实践课让我重新发现校园里每株植物都是会呼吸的生命体。今后漫步林荫道时,多了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。——沈欣愉


今天的寻花探春活动中,我像打开了一本活的植物图鉴。校园里那些习以为常的绿色,被解构成精确的地理观察:枇杷树叶背的金色绒毛、引进物种特殊的物候特征。老师教我们用卷尺丈量胸径,观察香樟树的冠幅。这些具体而微的观察方法,彻底改变了我对植物的认知方式。原来观察植物可以有这么多维度。最令我惊讶的是,看似静止的植物竟藏着如此丰富的时间密码——早樱已进入末花期,而紫荆才刚萌发新芽。植物对生命节奏的感知,让我们平凡的校园行走变成了发现之旅。当指尖触碰到香樟树皮的纵裂沟纹时,我突然理解了何为“阅读”自然。这场活动不仅教会我辨识植物,更赋予我一双能看见细节的眼睛。此外,王老师结合课本知识向我们梳理了植物的特性,对我的地理学习有很大帮助。——陈乐然


今天王老师带我们走出教室,在校园里开展了一场有趣的植物探索,也因此体验了高三生活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课。王老师耐心教我们用卷尺、软尺测量樟树的树围等数据及注意事项,让我们对樟树的“体格”有了直观认识。我们还观察了海棠,月季等当季常见花朵。校园角落里的杨梅,今天也被我们发现了。杨梅的花穗正藏在枝叶之间。等到高考结束时,它们一定进入了果期。这次活动让我对地理学科有了新的感悟,原来很多知识就藏在校园的植物里。以后我要更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,探索更多地理奥秘。——陆泽予


今天的实践课让我对熟悉的校园产生了新的认知。在老师的带领下,我尝试用臂弯丈量大树的直径、用手触摸斑驳树皮。垂丝海棠的粉红花朵随风飘动、紫叶李的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。这些花草无一不在诉说着春日的生机。在赏花的过程中,王老师向我们持续输出着关于这一花一木的自然信息,让我对那些原本只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。在观察这些朝夕相处的草木时,发现它们原来一直在用花开花落记录着时光。不紧感叹:原来最美的自然课,就在我们日日经过的小径上。 ——顾朱涵


在王老师的引导下我们通过观察校园植物。伴随着她的讲解下,我们也将地理课本中的知识投入到实践当中。实地测量樟树时,我们不仅掌握了树木相关数据的测量技巧,也理解了如何通过乔木的状态判断其所处的物候期。估算树木固碳量时,我们还明白了树木的固碳量与树种差异、气候等因素有关,切身感受到了课本中“树木能够调节气候、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”的意义。这次实践让我们体会到,地理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气候类型图与植被分布带,更是可以通过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来验证的生动科学。——盛夏


暮春的午后,我跟随老师踏上碳迹寻踪的旅程。穿过春意盎然的校园,那些日日途经却未曾驻足的草木,此刻都成了会呼吸的诗行。在香樟亭亭如盖的绿荫下,当卷尺沿着苍劲树干蜿蜒攀升,仰头望见枝叶在碧空中织就翡翠穹顶,掌心摩挲过皴裂树皮间沉积的年轮密码时,伴随着老师的科普,让我听懂了这位沉默的卫士在年轮里沉淀的碳记忆,不禁让我对这调节气候的大功臣肃然起敬。这场与草木的深度对话,给予了我能够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的机遇。当快门定格住樱云下的笑靥,我忽然间明白自然馈赠的从来不止知识,更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,为我留存了一扇与万物对话的轩窗。未来纵使困守题海,我也将带着这份温柔的觉知,在书卷与草木间寻找生命的共振。——孙璐



青浦区“大思政课”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共同体 启动会顺利召开 同舟共济扬五育,破界融合启新航